撰写本文的初衷不是唱衰美术高考,也不是刻意抬高艺术留学,只是为有留学经济实力却仍未及时扭转教育观念的家庭反馈客观现实,将二者真实的境况予以对比呈现,目的是能帮助艺术生家庭提早认清:艺考之前的美术高考培训和美术高考之后获得的大学美术教育,在当下艺术设计语境,已经过时。
被奉为中国大学基础设计教育经典的《三大构成》
实则为30余年前的日本中小学美术启蒙教育课程
1952年,前苏联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引入中国
2018年,中国美术教育仍据此培养并检验学生水平
顺着契氏体系直线发展下去的终极形态---超写实主义
却已于1973年正式诞生并写入美术史教材,永久定格
查克·克洛斯《自画像》,创作于1967-1968年
当代语境下的艺术创作形态百花齐放
但其中带着素描影子的作品却很罕见
达明安·赫斯特《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
克里斯蒂安·马克雷 《时钟》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声音银河》
艺术家一定要会画画吗?
至少世界最富有的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并不会
2007年,《白金钻石骷髅》拍卖会成交价1亿美金
但当代艺术家最需要拥有的 idea
在我们的美术高考教育中,消磨殆尽
刚开始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都还会质疑: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画?我那么画不行吗?
可学到最后,一丝质疑的声音也不会出现
因为你不这么画,就没学上!
结果可想而知,经过美术高考教育
几乎全部中国艺术生,停止了质疑
没有质疑,就没有思考,没有idea
与此同时,另外一颗种子在同学们心里悄然种下
在美术高考中
作品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更强的表现力
以致于等我们考上大学后,最常听到的是:
咦,你这个效果怎么做的?素材从哪找的?
而在国外,同学之间经常交流的是:
你这作品咋想的?都做了哪些reference?
在国外,人们会津津乐道:
听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有个传奇人物
从兜里掏出个打火机摆在一面白墙上
滔滔不绝讲了半个小时
这就是他的作品
...
当然我们中国也有传奇人物
只不过他似乎有些生不逢时
艺术从来没有评判标准,尤其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中
但颇具本土特色的是:美术联考、高考竟可以打分
可我们必须承认美术联考、高考是考虑过国情的
人口基数摆在我们面前,不设标准,不打分不行
但在一道红线之下,卡掉的很可能就有
敢于并坚持思考的未来艺术家和设计师
在这里,我们是不是需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
无论是申请本科还是研究生,都用作品集说话
倒不是作品集这种作品的承载形式如何了不起
而是通过作品集能考察出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
L同学,汉艺16届学员,本科,平面设计
获CalArts、SAIC、MICA、CCA等校offer
不像我们的美术高考简单粗暴
一言即可以闭之:画的画不好
在作品集的创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idea
因为,考官通过作品集审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图像表达力
有天赋,有idea,有潜力的孩子自然能去到顶级院校深造
在那里,获得的教育将扶持他们顺着自己的方向继续生长
以美国建筑教育为例
老师根本不会在乎你的建筑长什么样,好不好看
他们更关注你的建筑设计从何而来
是否逻辑严谨,有足够的理论支撑
只有这样,你今后的作品才能经受起社会的质疑
毕竟整体社会是在缓慢发展的
当世界能跟上扎哈的脚步,扎哈已经43岁
维特拉消防站,1993
当世界能跟上库哈斯的脚步,库哈斯已经43岁
海牙歌舞剧院,1987年
当世界能跟上盖里的脚步,盖里已经47岁
古根海姆博物馆,1997年
不过好在,中国的艺术教育已经开启缓慢改革
目前央美、清美研究生录取
已率先启用作品集审核机制
至少在研究生招生阶段,我们已逐渐与世界接轨
可是,
利益关系复杂的考前培训产业
难以优化的美术高考评审制度
拖着沉重身躯的高校教育体制
难题无情地摆在每一名教育改革者面前
好在,
如今走出国门的学生越来越多
未来海归回流的人才随之积聚
声音也将不仅仅由康石石一人发出
也许目前距离美术高考落幕仍有一段时日
但最先走出国门的人将成为黎明前的曙光
将黑夜慢慢拉开